食药用菌用于防病,在我们国家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如:赤芝、紫芝、雷丸菌、马勃、茯苓、蝉花等药性与功能,从五代时期到清朝时期,有200多部古代本草著作中,发现对菌物药的记载有230多味。这些古籍对于食药用菌的记述,都说明我国的医药学家在培植和使用食药用菌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灵芝为代表,灵芝在我国已有很久的药用历史,一直被列为补中益气,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的名贵药材。明代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中按照菌盖的颜色将灵芝分为“青(龙芝)、赤(丹芝)、黄(金芝)、白(玉芝)、黑(玄芝)、紫(木芝)”六芝。每种均按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附方等项,详加注解。
近代,我国医药学界和菌物学界的专家,对食药用菌的种类和应用方面研究,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近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食药用菌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研究发现了不少食药用菌品种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的功能,这为中医药创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食药用菌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灵芝、冬虫夏草、蛹虫草、桦褐孔菌、黑木耳、香菇、银耳、猴头菇、金针菇、羊肚菌、鸡枞菌、松口蘑、密环菌、猪苓、茶树菇、鸡腿菇、茯苓、蘑菇等。
现代研究发现食药用菌中有大量对人体有用的活性物质,如菌物的多糖、菌物的蛋白和肽类成分、核苷类化合物、菌物的脂肪酸、挥发油、鞘脂类成分、菌物的甾体化合物、菌物的三萜类化合物、菌物的酚酸类成分、菌物的生物碱类成分、菌物的有机酸类成分。我们知道以菌类多糖为例:真菌多糖具有神奇的生物修饰功能,能修复受损的细胞。任何疾病都表现为细胞的损伤,而多糖能够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糖蛋白,覆盖在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膜蛋白,膜蛋白修复了细胞的创口,同时也具有细胞本身的物质转换功能。